南宫28法国著名摄影史学家米歇尔·普瓦韦尔谈中法摄影文化
发布时间:2024-06-23 05:18:14

  ng28对中国摄影界而言,米歇尔·普瓦韦尔(Michel Poivert)是个陌生的名字,兴许有一些钻研摄影的人们会知道普瓦韦尔联合主编的《世界摄影艺术史》。这本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引进,于2016年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成为一些人的摄影启蒙。

  在法国,普瓦韦尔显然有着更大的名气。他是法国巴黎第一大学-先贤祠-索邦大学当代艺术和摄影史教授,三十余年来专注于摄影研究,其所著的《当代摄影》(La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)于2002年出版,过去二十多年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几次再版。《法国摄影50年:1970年至今》(50 ans de photographie française de 1970 à nos jours)则如书名所示那样系统性地梳理并展示了法国的当代摄影。是法国摄影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。

  2024年5月,在华南地区的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中,普瓦韦尔应邀来到中国,在福州、厦门、广州等地进行了一系列讲座。借此机会,澎湃新闻采访了普瓦韦尔。他从一位史学家的角度,就中法摄影的特点以及当下摄影的新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  澎湃新闻:您出过许多摄影类的著作,比如《法国摄影五十年》,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,有许多关于中国与法国摄影师的展览。您认为“法国摄影”是否存在一个主要的面貌,如果有,它是怎样的?

  普瓦韦尔:我认为法国摄影具有一定的区别于别的国家的特性。摄影师在摄影的时候会更带有知识分子的视角,也有较多偏文学的切入方式,更偏知识。同时,风格通常比较浪漫,相对纪实一些,无论是当代的纪实也好,或者说我们传统以为的纪实也好。另外,我认为法国摄影并不是特别冲动型的,它永远是在尝试当中,有很多思考的东西,可能因为一个哲学家出的多的地方也会影响到别的艺术创作吧。

  澎湃新闻:不知道您是否了解中国摄影?如果有所了解南宫28,您认为中国摄影在世界上的面貌是怎样的?

  普瓦韦尔:我对中国摄影稍微有点了解,来中国前做了一些研究。我注意到一种风格的多样性,在中国的摄影创作中,几乎可以找到世界摄影领域里,尤其当代摄影里所有的风格。某种意义上,中国与全世界的摄影是无缝对接的。我这个说法是褒义的。

  如果一定要说个特点的话,我觉得中国摄影尤其会关注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关联,在摄影中探讨过去与现在的关系,这可能是我认为的中国摄影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。

  澎湃新闻:您刚才提到,这种风格上的全面是褒义的、正面的,那是否也有批判的南宫28、负面的看法?

  普瓦韦尔:我对中国摄影有了解,但不多。或许得看100多位摄影师作品之后,我才能做出具有批判性的见解。但如果一定要提出相对批评的意见的话,我认为,中国摄影师很快就会采纳一个国际盛行的风格,过于容易地去认可它们。

  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,涉及更大层面的艺术创新,或者往更高层面来说,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问题。一个文化到底是如何不断地继续往前走,继续丰富自身的。有些人可能通过断裂地与过去完全切割进行新的再造,也有一些人可能会通过对传统的继承进行再造。客观来说,中国(摄影)与世界(摄影)确实有一个现实层面的问题,当代摄影在世界层面的发展其实也就是近40年的事情,在中国的线年的事情。所以,因为全球化,中国摄影师会不自觉地受到世界摄影师的影响。

  澎湃新闻:您是一位研究摄影的艺术史学教授,关于摄影史的写作要考量到哪些方面?您是否有自己的写作逻辑?

  普瓦韦尔:“逻辑”这个词在我身上来说可能没那么明显,我并没有想要在艺术系统中形成一条非常有逻辑的线,很多时候与艺术家碰撞是机缘巧合,(摄影史)慢慢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样子,但如果说摄影史写作对我来说有很重要的转变的线年前,也就是那本书《当代摄影》刚出版的时候。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,在此之前,我主要研究19世纪的摄影,包括画意摄影,以及20世纪20、30 年代的前卫摄影。25年前左右南宫28,我开始向当代摄影转变,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,与当代的艺术家有了接触后,我有了一种渴望,想看看当代艺术家是如何自处于当代的。

  但我认为,我不想采用一个批评家、评论家的方式,批评与评论的方式更多根据个人喜好与个人观点来进行艺术研究、艺术家或者说艺术作品的选择,我想把自己放在一个艺术史学的角度,以艺术史学者的身份来对当前发生的创作历史进行重组,形成一个历史性的叙述。当然,这种历史性的叙述可以是主题形式的,也可能是以问题意识去切入,从中筛选出哪些才是重要的,哪些可能是微不足道的。这需要自己去甄别。同时,在艺术创作中不断产生的辩论也好,或是关于艺术形式的探讨也好,如何组织把这些海量的信息进行一个有艺术史学梳理组织,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叙述。这是我的工作。

  举个例子,1990-2000年的时候,摄影界出现了大量置景摄影(stage photography),从评论家的角度,他们马上抛出了自己的观点,直接坦率地说这是好或者不好。那对于摄影史学者来说,重要的工作是构建一个历史分类去总结,辨别一些还没有名字的现象,摄影事件也好,摄影创作也好,辨别并且给他们定义。

  澎湃新闻:以您刚才讲的“置景摄影”为例,您是以事后回望的视角去看,还是更多在进行时的时候去进行梳理?

  普瓦韦尔:这是一个时效性问题。在历史学科里面确确实实存在一个进入历史的方法,如何理解当前时代的历史?如何把历史学科的方法论应用到当前正在发生事情的研究,把时效性无限缩减。我们摄影史学者的任务并不是全盘解释,我们不能理解一切。艺术,或者说摄影史学者不会马上下场对风格与运动表达认可或不认可,欣赏或不欣赏,真正的任务是给予当下的事情一个结构化处理。这比较富有冒险性,因为你对现在的结构化的风险显然比对过去结构化的风险来得大。因为不存在太多的距离感。

  澎湃新闻:当下,科技对摄影的影响越来越大,在中国,从数码摄影普及到AI时代也就不到20多年的事,您是如何从史学上看待这一问题的,又是如何去看待当下在整个历史中的位置的?以及您是如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?

  普瓦韦尔:这还是要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,就是如何去鉴别认定,2022年我新出版了一本书,叫《当代摄影中的反文化》(Contre-culture dans la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),这本书里,我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,当前很多摄影师正在做一个实践,恰恰就是对于当下这种数码文化的反击与回应。这些当代摄影师的实践中,他们会采取一些古老的摄影技艺来创作图片,他们的摄影创作中有很多对于摄影材质本身的实验,并且在其中创造独一性。用一种极为复杂的工艺来制作摄影图片,其实是在数码时代对于摄影工艺失落的重拾。

  还有这么一派摄影师,几乎可以用流派来形容,他们让原来的摄影工艺重见天日,用特别复杂的过程来制作图像。但里面有个关键点,他们并不仅仅在摄影形式上进行创新,背后往往具有政治意义,这些摄影师之所以要用这么复杂的工艺来制作图像,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要去反对一些工业化的图像生产,反工业文化。这是我最近定义的这个摄影流派。

  普瓦韦尔:(笑)我也正在等待是不是有新的事件发生,这样可以继续上路,继续去研究命名一些东西。

  米歇尔·普瓦韦尔,生于1965年。是巴黎先贤祠-索邦大学(巴黎第一大学)艺术史与摄影史教授。1995至2010年,他担任法国摄影学会主席。2018年,他创办了国际摄影学院(CIP)。2020年,他被文化部授予 艺术与文学军官(Officier dans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)勋位,以表彰他对摄影研究的贡献。

  他的著作《当代摄影》(La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 )于 2002 年由 Flammarion 出版,在过去二十年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几次再版。他联合主编的《世界摄影艺术史》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引进,并于2016年翻译成中文。他的著作《法国摄影50年:1970年至今》(50 ans de photographie française de 1970 à nos jours)在法国文化部的支持下,于2019年由Textuel出版社出版。该书一经推出,即在摄影界引起广泛讨论,并于2020年3月至5月期间,在法国文化部的所在地皇家花园内举办了围绕该书的摄影展。在法国文化部和安托万- 德-加尔贝基金会(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)的支持下,米歇尔-普瓦韦尔(Michel Poivert)于 2022 年出版了他的最新著作《当代摄影中的反文化》(Contre-culture dans la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),旨在揭示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全新活力。

  除了教学和写作,他还策划了许多展览。他最近的展览包括:在巴黎市政厅举办的 《吉勒·卡隆1968》(2018 年)、在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举办的菲利普·尚塞尔 《Datazone》(2019 年)、在阿尔巴尼亚斯库台 Marubi 博物馆举办的 《纳达尔:规范与任性》(2018 年)以及在蒙彼利埃人民展馆举办的《1969-1989法国摄影的蜕变》(2022-2023 年)。

TOP